胃脘痛胃下垂胃痉挛胃溃疡,就说说一
2017-9-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二哥乘坐地铁至少遇见过两次有人在地铁或站台昏厥的情况,都是在夏季,通常的情况为急性肠胃炎导致的,电信园区的办公室中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病例,这个时候内关、人中(水沟)的指针按压为效。胃病的人群牵扯之大,差不多家喻户晓了吧,西医对胃病的分类很多,包括胃脘痛、胃下垂、胃痉挛、胃溃疡等,中医多统称为胃脘痛,还是要辨证诊治的。
胃脘痛,简称胃痛,包括西医所讲的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胃脘痛的发生多因为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或过食生冷,克伐中阳,又可致使脾胃虚寒;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或脾虚失运,肝木乘之而致肝胃不和;又肝郁化火,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或肝郁气滞,血行失畅,脉络瘀滞,阻遏胃脘,日久不愈,久病入络,凡此种种,均可致病。
胃脘痛多以胃脘部(上腹部)疼痛为主。在背部从膈俞到胃部之间俞穴出现压痛点。大多数患者呈现胃脘隐痛,神疲乏力,伴有泛吐清水等脾胃虚症状;或饥或饱则痛剧,或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证。
根据临床表现,西医分析:如胃酸过多,则为肥厚性胃炎;胃酸减少,则为萎缩性胃炎。中医分析:病有长短,证有寒、热、虚、实、气、血之殊。如痛无休止,绵绵作痛为寒;时作时止,有烧灼感为热;拒按、暴痛为实;喜按、久痛为虚;攻冲窜痛为气;固定不移的为血(血瘀)。上腹压痛多呈弥漫性,较胃溃疡压痛广泛。胃溃疡,每次于进食后30-60分钟出现疼痛,并持续1-2小时后方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常是空腹痛,或饭后2-4小时开始痛作,得食而缓解。凡溃疡病,常伴见黑粪或吐血等症。本病发生常与饮食、情绪、气候变化有关,多呈节律性。由于致病原因不同,证候较为复杂,根据中医辨证,一般分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郁蒸、胃阴不足和瘀血阻络5种。临床尤其以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为多见。
胃下垂多因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所致。胃下垂,一般轻症多无自觉症状,重症则腹胀,食后加重,易饱胀,平卧减轻,有恶心、嗳气、不规则胃痛。偶尔有便秘或腹泻。常伴有眩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在劳动时,腹内有如抽掣牵引作痛之感。
胃痉挛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神经官能症等)中的一个症状。多因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导致平滑肌痉挛所致。或因烟酒茶之过用,女性生殖器病、月经异常、妊娠等而诱发。胃痉挛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其痛如钻、如刺、如灼、如绞;患者常屈其上肢或以拳重按,以缓解疼痛。痛得厉害时往往向左胸部、左肩胛部、背部放射。同时,腹直肌也会发生痉挛。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颜面苍白、手足厥冷、冷汗直流,乃至不省人事。约经数分钟,或数小时作嗳气或呕吐而缓解。痛止后,健康如常。其发作一日数次,或数月数日1次。
一、杨奕手法治疗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
1、两三勺醪糟,用小锅煮开,放进一个打散的鸡蛋,每天喝一碗;
2、姜片扎眼放在中脘上,温灸中脘20分钟,连着灸20天;
3、默念数字70.40,每天15分钟。(这个象数疗法,供参考,默读不要读出声音,中间的点表示停顿,不需要读出来)
二、谢锡亮艾灸治疗胃病
1、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2、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3、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4、胃酸过多症:中脘、不容、巨阙、膏肓、膈俞、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
5、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庭
6、胃下垂: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三、王敬拔罐治疗胃痛
1、急性胃炎:大椎(颈部)、中脘、天枢、关元(腹部)、内关(上肢部)、足三里、解溪(下肢部)
2、慢性胃炎: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背部)、中脘、天枢(腹部)、足三里、阴陵泉(下肢部)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肩井、脾俞、胃俞(肩背部)、膻中、中脘、章门、天枢(胸腹部)、内关、手三里、合谷(上肢部)、足三里(下肢部)
四、陈日新热敏灸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中脘穴单点温和灸----天枢穴双点温和灸----胃俞穴双点温和灸----阴陵泉双点温和灸
五、周尔晋X形及耳穴治疗胃痛
1、胃溃疡:取双手双耳按压,配捏脊,另配压双足三里。耳穴以胃和肺为重点。
2、胃下垂:取双手双耳手压,配捏脊、压脐、指压双足三里。耳穴以胃与皮质下为重点。
3、胃痉挛:取双耳压,压双手穴配双脚相应点。指压双胃肠点,配双足三里。耳穴以胃与交感为重点。
六、王敬刮痧治疗胃痛
1、急性胃炎:大椎(颈部)、中脘、天枢、关元(腹部)、内关(上肢部)、足三里、解溪(下肢部)
2、慢性胃炎: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背部)、中脘、天枢(腹部)、足三里、阴陵泉(下肢部)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肩井、脾俞、胃俞(肩背部)、膻中、中脘、章门、天枢(胸腹部)、内关、手三里、合谷(上肢部)、足三里(下肢部)
4、胃下垂:膻中、中脘、关元、中极(胸腹部)、膈关、脾俞、胃俞(背部)、足三里(下肢部)
七、高树中一阵疗法治疗胃脘痛
1、至阳或灵台。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穴、灵台穴,治疗急性胃痉挛有特效。
2、中脘。针对急慢性胃痛有效。
3、内关。理气止痛,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为适宜。
4、足三里。所有脏腑病均可。
5、公孙。胃痛。
八、王乐亭老十针治疗胃肠病
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九、吕景山对穴治疗胃痛
1、璇玑、足三里(脾胃不运、消化力弱、饮食不节、积滞内停、脘腹胀满、嗳气酸臭、恶心厌食、大便不爽、舌苔白腻等症)
2、脾俞、胃俞(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者)
3、魂门、胃俞(胃寒之证,多由脾胃阳虚、过食生冷寒凉所致,表现为胃脘冷痛,得热痛减,食谷不化,呕吐清水,口淡,喜热饮,大便溏泄,泄而不臭,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
4、中脘、足三里(胃痛、胃下垂)
5、梁门、足三里(胃脘痛、胃溃疡)
6、内关、公孙(胃脘痛)
7、足三里、三阴交(脘腹疼痛,证属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或证属胃阴受损,胃口不开,无食欲者)
十、贺普仁针灸治疗胃痛
中脘、梁门。寒邪犯胃,加足三里;饮食停滞,加天枢、上脘、下脘;肝气犯胃,加左内关,右足三里;脾胃虚寒,加足三里,关元;胃阴不足,加内关、足三里。
十一、程爵棠刺血治疗胃痛
1、曲泽、委中(胃脘痛),点刺放血法;
2、中脘(胃脘痛),梅花针散刺拔罐法;
3、期门、肝俞、中脘(胃脘痛),期门、肝俞捏起点刺,中脘梅花针散刺拔罐法;
4、胃俞、脾俞、中脘(胃下垂),梅花针散刺拔罐法;
5、大椎、肝俞、气海(胃下垂),点刺放血法;
6、筋缩、胃俞、中脘(胃下垂),点刺放血法;
7、中脘、双天枢(胃痉挛),密刺拔罐法;
8、中脘、梁门、幽门、肝俞、胃俞、三焦俞(胃痉挛),点刺放血法;
9、梁丘、下巨虚、隐白、厉兑、三阴交(胃痉挛),点刺放血法;
饮食不节致胃病者甚多,女性似乎更为多一些,饮食不规律,偏喜寒凉,甜品,节食减肥等,奉劝各位,好的身体可重要,不要因噎废食,得不偿失。
二哥出品,诚意奉献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哪里好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