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1-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什么是便秘呢?
便秘是一种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便费时、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便秘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有无脏器器质性病变因素,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无明确脏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主要包括: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打乱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致排便困难;结肠冗长。
引起便秘的器质性疾病主要包括结肠原发疾病、肠道外病变和全身性疾病。
(1)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排便,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等。
(2)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如大量腹水、膈肌麻痹、系统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
(3)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结肠良、恶性肿瘤、Crohn病、先天性巨结肠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等。
(4)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的压迫(如子宫肌瘤)。
(5)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如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脑血管意外、截瘫、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等。此外,血卟啉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亦可导致便秘。
(6)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药、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含钙、铝的制酸剂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秘。
便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老年人的患病率如何?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我国老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90%,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北京地区的调查发现,成人便秘的症状谱以排便费力最为常见(76%),其他症状依次为排便次数减少(65%)、排便不尽感(54%)、大便硬结(52%)、肛门直肠堵塞感(36%)和需辅助排便(18%)。
便秘有哪些危害?
长期便秘危害多多,以下列举几项对人体的危害:
(1)诱发心理疾病:长期便秘,部分患者易出现失眠、烦躁、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可影响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
(2)诱发肿瘤:如果出现长期便秘情况,由于胃肠蠕动减慢,干燥的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较长,会对肠黏膜的上皮细胞造成刺激,使其出现异常转变,容易诱发结直肠癌。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结肠癌。
(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便秘患者通常会用力排便,可使腹压长时间增高,减少了回心血量,同时使颅内压持续增高,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从而危及生命。
(4)直肠脱垂和肛周疾病: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
(5)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便秘如何治疗?
对于长期便秘和无明显原因突发便秘的患者,应常规行腹部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缓解便秘症状。比如器质性便秘的治疗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
便秘中功能性便秘占便秘大多数,一般采取调整心理状态,改善生活方式,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进食粗粮及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并养成适量饮水的好习惯。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固定排便时间段,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卧久坐不动;注意劳逸结合,缓解老年性焦虑和家庭工作等压力,积极调整心态,大多数便秘是能够改善的,必要时可根据情况服用一些泻剂药物及相应的灌肠或肠道保健等方式治疗或康复护理。
瀚丰《金菩琉璃》自然疗法康养管理自然疗法面对健康与疾病的态度是将人体视为一个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安全、无害。用最温和、天然的方式帮助人体放松压力、改善循环、提升代谢功能、排除毒素、增加营养、净化血液;最大限度地唤醒人的自愈能力,以此达到恢复身心健康的疗愈目的、而奠定慢性病防控基础。
康养项目:康养旅居、肠道保健、肝胆净化、辟谷养生、经络疏通、心理慰藉、心源疗愈
食疗理疗疏通
养生养老延年
要长生,常要清
《金菩琉璃》关爱您的身心健康……
全国服务热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