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请远离这15大恐怖寄生虫
2016-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所有的宠物都会携带寄生虫、病毒和细菌,饲养宠物的行为,虽然存在被感染病毒和寄生虫的风险,但是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成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是有益处的。建立正确的养宠习惯,在饲养过程中注意卫生,人与动物适当的隔离,是必要的。
1.犬蛔虫病小贴士本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危害1~3月龄的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临床症状逐渐消瘦,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犬腹部膨犬,发育迟缓。感染严重时,其呕吐物和粪便中常排出蛔虫,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1)定期检查与驱虫:幼犬每月检查1次,成年犬每季检查1次,发现病犬,立即进行驱虫。(2)搞好清洁卫生:对环境、食槽、食物的清洁卫生要认真搞好,及时清除粪便。
2.犬钩虫病小贴士 本病是犬比较多发而且危害严重的线虫病。钩虫寄生于小肠内,主要是十二指肠。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气候温暖地区常见,多发于夏季,特别是狭小、潮湿的犬窝更易发生。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时,粘膜苍白,消瘦,被毛粗刚无光泽,易脱落。食欲减退,异嗜,呕吐,消化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发作。粪便带血或呈黑色,严重时如柏油状,并带有腐臭气味。如幼虫犬量经皮肤侵入时,皮肤发炎,奇痒。有的四肢浮肿,以后破溃,或出现口角糜烂等。经胎内或初乳感染犬钩虫的3周龄内的仔犬,可引起严重贫血,导致昏迷和死亡。
防治措施除及时驱虫外,应保持犬舍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对笼舍的木制部分用开水浇烫,铁制部分或地面用喷灯喷烧,可搬动的用具可移到户外曝晒,以杀死虫卵。 3.犬鞭虫病小贴士本病是由狐毛首线虫寄生于犬的盲肠引起的。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幼犬,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临床症状一般感染不呈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头部深深钻入粘膜内,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虫体吸血常导致病犬贫血。
防治措施除及时驱虫外,搞好清洁卫生:利用虫卵对干燥敏感的特性,保持犬舍清洁干燥,减少感染机会。 4.犬旋毛虫病小贴士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已知约有多种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感染旋毛虫病,包括肉食兽、杂食兽、啮齿类和人,其中哺乳动物至少有65种,家畜中主要是猪和人。我国东北三省犬的旋毛虫感染率很高。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水肿。
防治措施搞好卫生,消灭鼠类,将尸体烧毁或深埋。禁止随意抛弃动物尸体和内脏。对检出旋毛虫的尸体,应接规定处理。喂犬的生肉必须经过卫生检验,证明无旋毛虫才可喂饲。5.犬心丝虫病小贴士本病是由犬心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少见于胸腔、支气管内)引起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等症状的一种丝生病。除感染犬外,猫及其他野生肉食动物也可被感染。本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北至沈阳,南至广州均有发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慢性咳嗽,运动时加重,或运动时病犬易疲劳。胸、腹腔积水,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末期,由于全身衰弱或运动时虚脱而死亡。病犬常伴发结节性皮肤病,以瘙痒和倾向破溃的多发性灶状结节为特征。
防治措施除及时驱虫外,防止和消灭中间宿主—防止和消灭蚤、蚊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6.犬绦虫病小贴士寄生于犬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不仅成虫期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而其幼虫期大多以其他家畜(或人)作为中间宿主,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临床症状病犬除了偶然地排出成熟节片外,轻度感染通常不引人注意。严重感染时呈现食欲反常(贪食、异嗜),呕吐,慢性肠炎,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贫血,消瘦,容易激动或精神沉郁,有的发生痉挛或四肢麻痹。虫体成团时可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等急腹症。防治措施(1)预防性驱虫:每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每季度1次),繁殖犬应在配种前3~4周内进行。驱虫时应把犬隔离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彻底销毁,防止散布病原。(2)注意清洁卫生,消灭传噪源:妥善处理屠宰废弃物,防止犬采食带有绦虫蚴的中间宿主或其未煮熟的脏器;保持犬舍和犬体清洁,经常用杀虫剂杀灭犬体上的蚤与虱,消灭啮齿动物。7.犬肝吸虫病小贴士我国犬、猫肝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中华支睾掌吸虫,寄生于胆囊及胆管内。本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已有24个省市有本病报道,以南方各省流行最严重。临床症状在本病流行区,有以生鱼虾喂犬、猫的历史;临床上出现消化不良,下痢,消瘦,贫血,黄疸,水肿等症状时,可疑为本病。
防治措施在流行地区,对犬、猫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在疫区禁止以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喂养犬、猫,鱼塘应改用牛粪为肥料。禁止在鱼塘边盖猪圈或厕所。疫区应消灭淡水螺。8.犬肺吸虫病小贴士寄生于犬、猫的肺脏、脑膜和气管中,主要流行于浙江、台湾和东北地区。在广东、四川、江西和贵州等省还发现一种斯氏并殖吸虫,通常寄生于皮下结节中,较少侵害肺脏。临床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并可伴有咯血,气喘,发热和腹泻,粪便为黑色。防治措施除及时驱虫外,在本病流行地区,应禁止以新鲜的蟹作为犬、猫的饲料。9.犬螨病小贴士犬螨病是由犬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其中以犬疥疥螨危害最大。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见于皮肤卫生条件很差的犬。临床症状疥螨病,幼犬症状严重,先发生于鼻梁、颊部、耳根及腋间等处,后扩散至全身。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结节,以后变成水疤,水疤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色油状渗出物,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鱼鳞状痂皮。患部剧痒,病犬常以爪抓挠患部或在地面以及各种物体上摩擦,因而出现严重脱毛。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部,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继发化脓。有痒感,病犬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在器物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有时向病变较重的一侧做旋转运动,后期病变可能蔓延到额部及耳壳背面。
纺织措施犬舍要宽敞、干燥、透光、通风良好。应经常打扫,定期消毒(至少每两周1次),饲养管理用具也应定期消毒。病犬和健康犬应隔离饲养和管理。对于隔离治疗完毕的病犬,需再隔离看管3~4周,确实痊愈后方可同健康犬接触。10.犬蠕形螨病小贴士是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皮脂腺或毛囊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多发于5~10月龄的幼犬。犬蠕形螨呈半透明乳白色,虫体狭长如蠕虫样。犬蠕形螨多半在发病皮肤毛囊的上部寄生,尔后转入底部,很少寄生于皮脂腺内。临床症状鳞屑型:
多发生于眼睑及其周围、口角、额部、鼻部及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患部脱毛,并伴以皮肤轻度潮红和发生银白色具有粘性的皮屑,皮肤显得略微粗糙而龟裂,或者带有小结节。后来皮肤呈蓝灰白色或红铜色,患部几乎不痒,有的长时间保持不变,有的转为脓疤型。
脓疤型:
多发于颈、胸、股内侧及其他部位,后期蔓延全身。体表大片脱毛,大片红斑,皮肤肥厚,往往形成皱褶。有弥漫性小米至麦粒犬的脓疤疹,脓疤呈蓝红色,压挤时排出脓汁,内含大量蠕形螨和虫卵,脓疤破溃后形成溃疡,结痂,有难闻的恶臭。
脓疮型:
几乎也没有瘙痒。若有剧痒,则可能是混合感染。最终死于衰竭、中毒或脓毒症。
防治措施隔离治疗病犬,并用杀螨药对被污染的场所及用具进行消毒。11.犬弓形虫病小贴士本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在家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类似于球虫发育的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最后随猫粪排出体外。动物吃了猫粪中的感染性卵囊或含有弓形虫速殖予或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排泄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还可通过皮肤、粘膜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临床症状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幼年犬和青年犬感染较普遍而且症状较严重,成年犬也有致死病例。症状类似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厌食、精神萎靡、虚弱,眼和鼻有分泌物,粘膜苍白,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剧烈的出血性腹泻。少数病犬有剧烈呕吐,随后出现麻痹和其他神经症状。怀孕母犬发生流产或早产,所产仔犬往往出现排稀便、呼吸困难和运动失调等症状。防治措施不喂生肉,并防止犬捕食啮齿类动物,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及饮水。12.犬眼虫病小贴士犬眼虫(结膜吸吮线虫)寄生于眼结膜囊和瞬膜下,为乳白色细小线虫。雄虫长7~13毫米,雌虫长12~l7毫米。以蝇类作为中间宿主传播本病。本病流行有季节性(最适温度为28℃左右)。临床症状初结膜充血,眼球湿润,怕光流泪,继之,有粘性分泌物流出,结膜囊和瞬膜下有密集的谷粒状小囊泡。病犬不时用趾抓蹭眼面部,并反复摩擦颊额部,痛痒难忍。上下眼睑频频启闭,眼球明显凹陷,角膜混浊,后期眼睑粘合,视力减退,甚至形成溃疡。防治措施
搞好卫生,消灭鼠类,防止和消灭中间宿主,灭蚤、蚊,及时清除粪便。
13.犬巴贝斯虫病小贴士 本病是一神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临床症状犬巴贝斯虫病,主要表现为高热,黄疸,呼吸困难。有些病犬脾脏肿大,触之敏感。尿中合蛋白质,间或含血红蛋白。吉氏巴贝斯生病常呈慢性经过,仅病初发热或为间歇热。病犬高度贫血,但无黄疸。虽食欲良好,却高度消瘦,尿含蛋白质或兼有微量的血红蛋白。病犬常死于衰竭。防治措施第一,在疫区,要做好犬体的防蜱灭蜱工作。第二,对病犬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健康犬进行药物预防。 14.犬黑热病小贴士 本病是由寄生于内脏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双源性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根据传染源不同,我国黑热病分为3种类型:人源型、犬源型、野生动物源型。犬源型多见于丘陵山区,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川北、陕北、冀北、辽宁和北京等地。临床症状潜伏期数周、数月乃至1年以上。病犬早期都没有明显症状,晚期则常出现皮肤损害,表现为脱毛、皮脂外溢、结节和溃疡。以头部尤其是耳、鼻、脸面和眼睛周围最为显著。并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消瘦,贫血及嗓音嘶哑等症状,最后死亡。
防治措施在流行区,应加强对犬类的管理,定期对犬进行检查。消灭白蛉幼虫滋生地。15.蚤小贴士 蚤是一种吸血性体外寄生虫。犬一旦感染上跳蚤,将影响其正常生活。蚤对犬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蚤能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二是蚤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引起剧烈的痒感,犬用力地抓搔,会引起皮肤的损伤,并且骚扰犬不能很好地休息,引起食欲降低,体重减轻。临床症状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瘙痒。病犬表现为搔抓、摩擦和啃咬被毛,引起脱毛、断毛和擦伤,重症的皮肤磨损处有液体渗出,甚至形成化脓创。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形成湿疹。发现犬有上述症状,就要仔细检查颈部及尾根部被毛。检查时,逆毛生长方向梳起被毛,观察毛根部及皮肤,如发现跳蚤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平时注意搞好犬体卫生,常洗澡,勤梳理,多晒太阳,是防止蚤约有效办法。
★让朋友看到:白癜风的民间偏方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