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课堂幼儿秋季肠道传染病知识及预防

2022-3-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湖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4248.html

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容易高发,幼儿体质较弱,是肠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因此秋季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儿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由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病。这类疾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主要通过饮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渠道传染。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感染、霍乱、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等。

秋常见肠道传染病①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摄入使人感染。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青少年。

临床表现

感染后潜伏期大多为12至96小时,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恶心、呕吐、毒血症、肠痉挛、“里急后重”。典型的患儿会有脓血便及粘液便,严重者可并发溶血尿毒症候群,甚至可引起死亡。幼儿还可能有肠痉挛表现,比如腹痛、哭闹等。

②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临床表现

感染病毒后1-3天发病,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现象,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病程3-4天为极期,大便每日十多次,甚至几十次,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或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许多孩子连续腹泻半天或一天后,就会出现脱水症状,应引起家长的特别注意。

③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传染源是霍乱患者和带菌者。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会造成患者死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ys/13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