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验单解读之血常规便常规

2022-2-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血常规检查,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扎指血,上面的白细胞、红细胞各代表什么意义,我们常说的血色素,又在哪里呢?

血常规

化验单解读

一般来说,血常规化验单上项目众多,有一些项目并不是太常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最常用的几项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WBC)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尤其是细菌感染,且感染程度往往与白细胞数量增多成正比,但老年人反应能力下降,发生感染时可能升高不明显。此外还有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会升高;白细胞降低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伤寒副伤寒、严重败血症等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这三种细胞分别是白细胞的一种,他们都是身体的防卫细胞,但是他们的分工各有不同。

◆中性粒增高一般来说提示感染为细菌性可能大,但除此以外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它升高。

◆淋巴增高如果是感染则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也可能是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其减少可能存在免疫低下等可能。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一般提示寄生虫感染或者与过敏状态有关。

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色素,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一同反映人体是否存在贫血。以血红蛋白为主要依据。

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g/L为贫血。主要包括

◆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等。

◆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封闭伤口以止血。

◆血小板减少时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便常规

化验单解读

通过粪便的一般性状、显微镜检、化学检查等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很多疾病。人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及时发现自己的健康问题并及时就医。

一般性状

粪便的性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消化道的健康状况。正常人的便为成型柱状软便,在病态下其性状和硬度会发生改变。

干结便或球状便常提示便秘;黏液便常见于各类肠道炎症、细菌性痢疾、急性血吸虫病、肿瘤等。鲜血便提示痔疮、肛裂、直肠损伤、直肠息肉、直肠癌等。脓性或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结核等。米泔样便见于霍乱。

相关阅读:便秘!您真的了解吗?

便秘—Letitgo!

颜色

正常人的便是黄褐色的,可因进食种类不同而异。但是明显的粪便颜色改变具有临床意义。

白陶土样便提示胆道梗阻;果酱色便常见于阿米巴痢疾及某些饮食因素导致;柏油样便及黑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并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肿瘤等,进食动物血、铁剂或肝脏等同样会出现黑便。

化学分析

粪便的化学分析包括酸碱度、潜血试验、粪胆素等项,其中潜血试验最具有临床意义。

正常人便潜血试验为阴性,阳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钩虫病、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等。溃疡出血的患者便潜血试验呈间断阳性,治疗后转阴。消化道肿瘤的患者便潜血试验持续升高。

便潜血试验常作为筛查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指标,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便潜血检测。

相关阅读:重视大肠息肉,预防大肠癌(上)

重视大肠息肉,预防大肠癌(下)

有形成分分析

通过粪便涂片显微镜镜检,可以发现细胞、真菌、寄生虫卵等成分,以及用于了解消化道吸收功能食物残渣。

肠道中有炎症时,粪便中的白细胞增多,且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肠道下段出血或炎症时可见红细胞,见于痢疾、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等。寄生虫卵见于寄生虫感染,常见有蛔虫卵、血吸虫卵、钩虫卵等。

医院消化科建立了老年消化疾病管理平台,目前对于服用NSAIDs的患者进行长期健康随访以及消化道风险的监测评估,致力于减少NSAIDs相关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于预期或者正在服用NSAIDs的患者,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yw/13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