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驱虫总动员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宝宝晚上时常惊醒,食量正常但生长发育迟缓有可能是肚子里有寄生虫。专家指出,蛲虫、蛔虫等感染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建议满两岁的孩子即使没有症状也每年吃一次驱虫药。
那么,寄生虫到底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哪些伤害呢?
一、蛔虫病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蛔虫虫卵进入肺部支气管,可引起咳嗽、胸闷、血丝痰等症状。严重感染时有可能侵入脑、肝、脾、甲状腺和眼睛,引起癫痫、肝大和腹痛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部位主要在脐周,喜欢别人按揉腹部;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等。此外,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二、蛲虫病
蛲虫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肛门瘙痒和眨眼不安,局部皮肤可因瘙痒而发生皮炎和继发感染。全身症状有胃肠激惹现象,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还可见不安、夜惊、易激动及其他精神症状。
三、钩虫病
钩虫感染可引起皮炎,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肤,可出现点状丘疹或小水泡。钩虫病还可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血痰、发热、气急和哮喘,痰中带血丝,甚至大咯血。
贫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眩晕,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消化道症状:初期表现为贪食、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后期食欲下降、腹胀不适、异食癖、营养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便血。
四、绦虫病
半数患者有腹痛,一般为上腹或全腹隐痛。少数患者有腹泻。食欲亢进、头昏等症状。
专家提醒:两岁以上宝宝不妨每年吃一次驱虫药专家指出,不管是哪种寄生虫病,都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纠正吮手指的习惯,勤剪指甲,婴幼儿尽早穿满裆裤,玩具、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对两岁以下的幼儿要防止其捡脏东西入口。
广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海燕认为,由于寄生虫在婴幼儿中的感染率很高,所以当孩子满两岁,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时,无论有没有出现症状,其实都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驱虫治疗。
以上活动如有变化,请以门店为准!
看完记得分享到朋友圈哦,谢谢支持!!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