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万物皆韩rdquo直指
2022-6-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万物皆韩国”的大型连续剧又双叒叕上演了,继柿饼是韩国的宫廷菜,春节是韩国春节,针灸是韩国针灸,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韩国四大神兽等几乎年年更新的剧情后,本年度韩国又延续了耗子尾汁的精神传统,而这次喧宾夺主的对象是泡菜。
文:本草头条团队(bencaotoutiao)
全文约字,阅读约需3分钟
本月9日李子柒做的一期关于泡菜的视频,遭到了韩国网友的围攻,话风可谓相当清奇。“请注意,泡菜是我们韩国的传统食物”“中国这么喜欢韩国文化吗”“连个专门的泡菜冰箱都没有”,网上罗列着一堆来自韩国网友的神奇逻辑。其实因为泡菜引发的口水战这不是第一次,早在去年因为被称为“中国泡菜之乡”的四川省眉山市牵头提出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形成了ISO《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方法》国际标准。隔壁的韩国人就急了,各种攻击与委屈,然而且不说四川泡菜和韩国泡菜有何区别,随便查查历史就知道,中国泡菜的发展史远超韩国,而且中国泡菜中暗含的养生之道也和韩国的“腌菜法”泡菜有着极大的差别。
01
中国泡菜历史悠久尤以四川泡菜最为出名
早在商周时期,《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在《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中就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旨蓄”就是好吃的储蓄,就是腌制的酸菜、泡菜。这说明在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来泡渍蔬菜水果了,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腌渍菜。
在北魏时期,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作菹菜生菜法第八十八》中有关于泡菜制作的较为规范的文字记载,如:瓜菹法、咸菹法、藏蕨法、卒菹法、菹法。可见,至少多年前,中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了。
这其中四川泡菜尤为讲究,品种多样,口感极佳。其按用途可分为调料菜和下饭菜——调料菜即可用做烹饪菜肴的调料,比如泡椒(灯笼椒、野山椒)、泡姜、泡蒜;下饭菜即捞起来或单或杂或浇点辣椒油就可伴饭伴粥的,萝卜棵儿、芹菜条儿、白菜叶儿等等大部分泡菜都属此列。按泡制时间又可分为滚水菜和深水菜,但以上分法有时有些模糊,而界限最分明的分类,是泡菜里的荤和素,不光素菜能泡,鸡爪、猪耳、百叶也是能用来泡的,也可见四川泡菜“万物皆可泡”的特点。
02
好吃的中国泡菜中暗含中医药养生之道
泡姜祛寒御湿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姜有“温中止渴、出汗、逐风”的功用,能治疗湿痹及受冷之腹疼腹泻,“久服去臭气”。而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吃一点醋泡姜片,可把药劲儿补在肝上,既升阳气,又疏发肝气。此外,醋泡姜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治感冒、治胃寒、增加抵抗力,也有非常好的降血脂、辅助治疗关节炎的作用。
醋泡姜做法:
鲜姜洗净,晾干表皮的水分,切成薄厚均匀的姜片。把姜片放入干净无水无油的瓶子里,加入陈醋、白糖、盐、芝麻油,喜欢辣的可以加一些小米椒。做好后,盖上瓶盖密封后,冰箱冷藏保存。
泡蒜开胃抗菌
大蒜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温中行滞;解毒;杀虫。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已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有专家研究表明,大蒜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参,应列为保健品之首。
泡蒜做法:
选新鲜大蒜,去外皮洗净后用盐克,酒50克拌匀,在盆中腌七天,捞出控去水份。将干红辣椒60克,八角5克,花椒10克,红糖75克均匀放入泡菜坛中,装进大蒜,盖上坛盖。从盖边慢慢倒入盐水,以没过大蒜为准,泡至一个月可食用。
泡辣椒清热利湿
辣椒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食的功效。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痛,冻疮。《食物宜忌》中载“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食物考》中也有“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冷癖能蠲,行痰去湿。”的记载。辣椒泡酒主要有缓解关节酸痛、清热利湿,还有活血化瘀、缓解疲劳、醒神御寒的功效。
泡辣椒做法:
将粗盐、明矾放放小缸内,加凉开水,搅动,待粗盐、明矾溶化后,备用;拣无虫害的红辣椒洗净,晾干,去梗、去蒂,再用尖头竹签在辣椒两旁戳两个小洞,以便于辣椒入味。再把辣椒放入盐缸内,用石头压实,盖紧。腌至半个月后,翻缸检查一次,撇去浮面白沫,并注意拣出发霉腐烂的辣椒,再压实,盖严。腌至6个月后即成,3个以上可食用。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