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缺铁性贫血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贫血是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从外表看,轻度贫血往往无明显不正常,中度以下可见面色苍白,食欲不佳,指甲色淡,小儿体重增长停滞、下降、头晕等症状。有些孩子皮肤本身就特别白,不一定是贫血,单看面色不能草率地断定。
症状:
本病可发生于小儿的任何年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烦燥不安,思想不集中,皮肤,口唇,口腔粘膜,眼结膜,手掌和指甲苍白。贫血严重时,可有低热,呼吸和脉搏加快,心脏扩大,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杂音,肝脾肿大,甚至智力发育迟缓。
原因
先天隆因素:如果母亲怀孕时患有贫血,孩子也容易出现贫血。早产儿,双胞胎儿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生长发育需要量增加:小儿生长发育在第一年中是最快的,从母体内所获得的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一般到4个月大时就用完了,如从饮食中获得的不足,就很难保证小儿生长以育所需要,而形成贫血。
饮食因素:小儿未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会导致小儿贫血。
疾病因素:如果小儿患肠息肉,钩虫病,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发烧,都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
护理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其玩伴那么活泼,稍许活动一下就会气促,应带他去看医生。不要自行以铁剂治疗孩子的贫血病。
如果诊断确定孩子患缺铁性贫血的致病原因是饮食中缺乏铁质,医生通常会使用一种液体状的铁剂给孩子服用,服用铁的时间可能长达三个月以上,医生还会在饮食方面给你一作一些建议。
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由于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并注意不要与其他的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因感染后能使贫血加重。
合理喂养是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并注意及时添加辅食品。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制剂。婴儿最好在两餐之间服,以利于吸收,因为铁质对胃粘膜有刺激,服后易产生恶心呕吐,同时避免牛奶钙片同时服用,也不要作茶喂服,以免影响铁质的吸收。铁制剂用量应遵医嘱,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现象。
严重贫血的患者,活动后易心悸,气急,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还需吸氧,输血。
预防
注意孕期保健,孕妇应注意铁质的补充,添加了易于吸收的脂质铁的妈妈奶粉是个很好的选择。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本身储存的铁不充足,所以出生两个月后就需要补充,正常的新生儿铁的补充也不能迟于出生后4个月。
提倡母乳喂养,同时哺乳期母亲也应该有足够的铁的摄入。注意小儿喂养,不能偏食,要多食些富含铁而又较易被吸收利用的食物,例如高铁猪肝,丰富的血红素铁易于补利用,而细腻的粉质又容易被消化吸收。
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绿色蔬菜和多种水果,富含P-胡萝卜素的红色蔬菜,因为维生素C和P-胡萝卜素都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经常照顾好小儿,免受感染,一有感染应立即治疗,以免影响食欲而咸少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