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特色治疗

2018-6-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典型临床表现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灼烧感为主,而中医学中无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病名,根据发病时的主症,可归

其病证临床表现的描述,可见于历代文献中。《景岳全书·心腹痛》日:“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食滞者兼乎消导,寒滞者兼乎温中,若止因气逆,则但理其气,病自愈矣”。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脾不升清与胃失降浊,两者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根本原因。功能性消化不良涉及的脏腑主要为脾、胃、肝、脾等脏腑。脾胃亏虚是其本,气机失调是其标;食积、气滞、湿热、痰饮、血瘀是其病理产物。

一、中医辨证分型:

1、肝胃不和证(肝气(火)犯胃证、肝胃气滞证)

肝火犯胃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胀痛、胁肋胀满,情绪不畅、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常用方剂有:半夏厚朴汤联合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肝火盛则加左金丸、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有丹皮、炒栀子、百合、合欢花(皮)、玫瑰花、醋柴胡、郁金、枳壳、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法夏、佛手、木香、砂仁、枳实、竹茹等。

中成药:疏肝解郁胶囊、达立通颗粒、胃苏颗粒等。

2、肝郁脾虚证(肝脾不和证)

肝郁脾虚证又称为肝脾不和证,其临床表现为:胃脘痞满或胃脘胀痛、纳呆食少、疲乏无力、纳少泛恶、口苦咽干、嗳气、呃逆、腹胀便溏、肠鸣矢气、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健脾理气

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常用药物有: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厚朴、木香、春砂仁、延胡索、法夏等。

3、脾胃湿热证

脾胃湿热证临床症见:胃脘痞满或胃脘疼痛、口干口苦、身体困重、恶心呕吐、小便色黄、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姜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陈皮、芦根、茵陈、薏苡仁等。

4、寒热错杂证(脾胃气阴两虚夹郁热)

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虚实夹杂,寒热并见,证以脾胃气阴两虚夹郁热最为多见,症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治以辛开苦降,和胃消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物有:陈皮、法夏、黄芩、黄连、山药、党参、生甘草、厚朴、炒二芽等。

5、脾胃虚寒证

脾胃虚寒证症见:胃寒隐痛或胃脘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理中丸加减。药物组成:党参、山药、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厚朴、炒神曲、制香附等。

二、中医辨证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照射:

虚寒证:以木香、砂仁、干姜、黄芪、吴茱萸等为方制成膏药贴于中脘、神阙、气海、脾腧、胃腧;

实热证:以四逆散和连朴饮为主方制成膏剂贴于中脘、天枢、建立、梁门、期门,膈腧,同时配合直流电热疗促进药物发挥作用,贴服时间为6-8小时。

胃阴亏虚及脾胃湿热的患者只贴敷不做直流电;

三、中医辨证药穴注射疗法:

虚证: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维生素B6,2m1分别在双侧足三里,脾俞穴位注射,隔日一次。

实证: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维生素B6,2m1分别在双侧足三里,胃俞穴

位注射,隔日一次。

四、耳针疗法:取胃、十二指肠、脾、肝、神门。选3—5穴,毫针浅刺,或压籽法。

五、畅情志、适饮食、慎起居。在生活工作上嘱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六、常用中药对消化系统的药理作用:

柴胡:对肝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抗溃疡作用。

陈皮:具有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枳实:可以缓解小肠痉挛,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

枳壳:水煎液使胃、肠瘘狗的胃肠收缩节律有力,呈兴奋作用。

厚朴:促进唾液分泌、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加快,而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芍药: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缓解胃肠道痉挛所致的疼痛。

川芎: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降低血管阻力,可以改善胃粘膜的萎缩性病变;同时具有抗组胺及利胆作用。

香附:增加胆汁流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舒张肠管及对抗乙酰胆碱效应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黄连:有利胆,抑制胃液分泌,抗腹泻及抗溃疡作用。

吴茱萸:可以缓解胃肠痉挛,有明显的阵痛作用,抗为溃疡作用。

苍术:对胃肠有调节作用,苍术丙酮提取物能明显促进胃肠运动。

半夏:现代药理研究其可以抑制胃液分泌及酸变,减少溃疡发生,并且对肠道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和促进胆汁分泌。

莱菔子:其生品、和经炒、炙的炮制品均能使胃肌条的收缩幅度增高,炒莱菔子对小鼠小肠有明显的推进作用。

黄芪: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

砂仁:增强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肠道分泌,排出消化管内积气。

木香: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明显拮抗急性胃粘膜损伤及抗溃疡,利胆作用。

茯苓: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溃疡有抑制作用。

薏苡仁:薏苡仁内酯具有抑制小肠作用,其脂肪油可使血清钙、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

桂枝:具有健胃,缓解胃肠道痉挛及利尿、强心等作用。

黄芩: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胆汁排泄助消化,解除平滑肌痉挛。

甘草:具有促进溃疡作用,对胃体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及保护肝脏。

赞赏

长按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l/7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