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怎么办不要怕医院有妙招

2021-5-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50岁的郭先生11月20日晨起突发耳后疼痛,睁眼乏力的症状,当天医院就诊。诊时见患者左眼闭合乏力,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鼓腮、示齿时明显。中医经典康复科刘钦华主任查看病人后诊断为“口僻”,结合舌脉变化,辩证属于风邪袭络证。

经治疗,患者口眼歪斜、闭目不全、饮水漏水等面瘫症状逐渐改善,刘主任嘱咐患者要少说话、忌大笑,以免频繁牵拉面部肌肉、刺激面部神经、加重组织水肿。另外,适当温毛巾热敷患侧面部,适度按摩头面部穴位,注意日常防护,戴眼镜、口罩,以防寒风刺激,避免感染。忌用冷水洗脸,以免风寒之邪再次入侵加重病情。

面瘫

中医名为口僻,亦名口歪(?)、口?僻、口眼歪斜,指口角向一侧歪斜,目不能闭合等,俗称吊线风。临床上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中枢性面瘫多继发于脑血管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是周围性面瘫,通常急性发作,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露齿、鼓腮,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以出现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病程日久,甚则出现面肌痉挛。

中医经典康复科刘钦华主任提醒:

冬季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预防面瘫首先要注意保暖,出门尽量戴好口罩,应避免寒风对面部的直接吹袭。患了面瘫要注意充分休息,多饮水,放松心情,不要急躁恼怒。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腥荤生冷食物。发病初期可用热毛巾敷贴患侧面部及耳后,尽早到面瘫专科门诊进行正规治疗。

面瘫的表现

面瘫几乎无任何的发病征兆,常常让患者措手不及。它的主要变现有:一侧的口眼歪斜、眉毛一高一低、眼睑闭合不全、喝水进食时漏水漏食等。

面瘫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一个锻炼呢?

1.面瘫患者外出时应佩戴墨镜、口罩,以免风沙的侵害以及风邪入侵,从而加重病情。

2.避免直视阳光,因为面瘫患者的眼睑闭合不全,遇强光刺激会导致患者眼睛流泪红肿,继而增加眼疲劳和感染的风险。

3.患者洗脸时应使用温度适宜的流动水,避免使用冷水。

4.睡觉时避免对流风直吹面部。

5.患者可以自行用温热的毛巾热敷患侧的面部,手掌由下自上推按患侧面部,以促进患侧的血液循环。

6.患者平时可多做一些鼓腮、耸鼻、吹口哨、噘嘴、示齿、鬼脸等动作,以锻炼患侧的肌肉。

7.由于患者闭眼受病情的影响,可遵医嘱使用润滑、抗感染的眼药水或眼药膏,睡觉时可佩戴眼罩,以保护眼睛。

8.饮食应以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为主,饮食有节,多进食酸甘味的食物,避免肥甘厚腻、容易生痰等食物的摄入。

9.患者应调畅情志,避免七情过激,保持生活作息规律,学会自我保健,积极配合治疗。

面瘫的认识误区

虽然面瘫较为常见,但人们对其仍然存在不少误解。有人认为,面瘫都会自己好的,无需治疗即可自愈;还有人强调,面瘫应该在一周之后再开始针灸治疗。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刘主任指出,约有75%-90%的面瘫患者无法自愈,如果出现面瘫症状,应该尽早接受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

刘钦华

主任中医师,泰州市名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学历。擅长中医中药与针灸结合治疗运动,消化,皮肤,呼吸,神经与精神类疑难杂症,有独特方法与疗效。开设面瘫,头痛,颈椎病专科。

印宏琴

副主任医师,研修方向为中医穴位埋线治疗疼痛性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肩腰腿痛及美容瘦身、前列腺增生性疾病;小针刀治疗腱鞘炎、肌腱炎、跟痛症、骨刺;善用贺氏三通法治疗疑难杂症及人群的亚健康调理。

王云菲

副主任中医师,博士,擅长针灸结合中药内外同治运动损伤,疼痛与脏腑功能失调。

王智娟

主治中医师,本科,擅长运用中医特色疗法与现代康复相结合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颈椎腰腿痛。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孙晓军秦后权

编排/殷雅雯

校对/蔡嘉诚

医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往期精彩回顾

腊八遇大寒,医院名医专家们共同提醒:这些器官要特别呵护

认真看完!疫情防控千万别大意!

所有泰州人,收快递时,请拆了外包装再带进屋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z/11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