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出现中南大学这群白衣少年冒着风雨

2023-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通过直接接触的感染方式对我国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同学们获悉宁乡市青山桥镇田心村在近日出现了钩虫病例后,迅速组成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前往该地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团队由寄生虫病防治专家蒋立平教授指导,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9位医学生组成,由学院老师杨镇带队。他们于7月4日-6日奔赴田心村开展钩虫病感染情况公益调研。

7月4日,中午

团队来到田心村,恰好遇到了台风暹芭过境湖南,刮着狂风,下起大雨,恶劣的天气给队员们一个“下马威”。但粪检盒发放及问卷的调查必须在当日完成,否则后续的样本回收及样本检测工作都无法推进。实践队员们毅然披上准备好的雨衣,挽起裤脚,冒着大雨,在乡间穿行。

在队员们克服天气困难时,“语言”与“观念”两大难题迎面而来。田心村的村民日常用宁乡当地方言交流,给团队造成的沟通障碍,为问卷的调查增加难度。此外,因检测钩虫这种寄生虫的最准确采样方式是粪检,许多村民对于粪检的接受度不高,心存抗拒,发放粪检盒的工作一时间很难开展。

实践团的同学们积极克服困难,主动向村干部寻求帮助,勉强凑了两个湖南本地的“方言翻译”。大家冒着大雨,来回走了四五里乡间小路,挨家挨户地走进村民家中,一字一句地解释来意、宣传钩虫病的防治,涉及沟通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由村干部进行转述。关于粪检,队员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关心村民身体健康为主旨进行劝说,最终成功发放了80余份数量。

第一天的收集从下午两点到傍晚的五点半。“我虽然是湖南的,但是十里不同音,我只能用语言、肢体动作、图画、文字等方式,耐心和村民一遍遍解读调查问卷内容,最开心的是最终村民们明白之后,由排斥到后来的配合支持。”队员厉双佳说到。当天的晚上九点多,同学们电话联系还在发放样本的村组,交代样本收集的注意事项,方便第二天下午样本回收。

7月5日,早上

同学们来到青山桥镇上开展寄生虫防治科普宣传。天气转晴,团队对村民的寄生虫防止宣传一直持续到快十二点。“开始不知道怎么宣传,自己也不知所措,但是想到我现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会让更多村民引起重视,我就尝试着主动走进菜农、小贩身边,就像和自己家里父老乡亲们开口拉起家常一样,也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发放了80余份寄生虫防治科普宣传单的张兴婷说到。

上午的宣讲结束后,队员们便一路赶回田心村,顶着烈日回收样本。“为了保证样本不发生变质影响采样,负责样本回收储存的我和超市老板‘软磨硬泡’,拿到了不对外出售的冰块,用以样本存储”,队员邓浩说道。邓浩对回收的样本认真做了标号。

7月6日,早晨

天刚亮,乡野田间还是一片宁静,队员们就带着样本,用最短时间赶回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进行检测。队员们对每一份样本进行细致检测,对高度怀疑有钩虫病感染可能的样本,更是进行了多次检测,样本检测直至上午12点才结束。虽然在问卷调查中有多名村民有疑似钩虫病感染的现象,但所幸并未在镜检中查到虫卵,最终未确诊有钩虫病感染。

一百多年前,就有湘雅医学院的第一任校长颜福庆老先生带队赴江西安源萍乡煤矿进行钩虫病的调查和防治,为当地钩虫病的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今日,一群白衣少年矢志不渝地前往湖南省宁乡市青山桥镇田心村,对当地的居民开展钩虫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和钩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科普,印刻了湘雅人“守护健康”的医学初心。

正如蒋立平教授评价到:走入农村,走近农民,学以致用,这不仅是医学生对守护人民健康的铮铮誓言,更是对“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湘雅精神的传承。服务乡村振兴,孩子们贡献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z/13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