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病例,肠道寄生虫钩虫来说说驱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临床中很多人都会问我

“犬猫什么时候可以驱虫?为什么你要让我隔几个月就要吃一次驱虫药,我家动物肚子里有那么多虫吗?“

”为什么人长大以后不用吃驱虫药,而狗需要终身吃,会不会把我家宠物吃坏了,你是不是想多挣我钱所以才让吃这么多药“

”我家宠物也没见拉虫子啊,需要吃驱虫药吗?“

”吃了你给的驱虫药怎么也没见大便里边有虫子拉出来,你是不是在骗我,或者你给我的药根本就没有把虫子驱下来?“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病例:

一、病例基本简介

泰迪犬,3月龄,1.2kg,免疫不完全,体内外驱虫不详

二、就诊原因

拉稀、吐,抽搐

三、主诉

该犬狗市买的,回家饲养了一个月,精神一直不错,就是近几天突然出现拉稀,呈现水状和糊状,早上抽搐一次,饮食欲良好,平时喂狗粮和人的饭食。

四、临床检查

该犬精神状态尚可,T38.2,呼吸40次/分,心率次/分,严重消瘦,被毛粗糙无光泽,未见明显脱水,体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良好,瞳孔大小一致,内眼角有少量眼分泌物。眼结膜和口腔黏膜苍白。

五、实验室检查

CBC检查RBC2.5,HGB60,HCT18%,粪便检查见下图

钩蚴

钩虫卵

镜检看到大量的钩虫钩蚴和钩虫虫卵

六、诊断

钩虫

七、治疗

驱虫

八、预后

该犬口服驱虫药3天以后排便改善,回家以后又抽搐了一次,现在精神食欲良好,体重增加,被毛明显改善。

九、结论

该犬就是因为没有及时驱虫造成的钩虫感染从而导致的腹泻,任其发展到最后最终可能导致该犬抽搐次数增加,出现异食癖和神经功能紊乱。胃肠道穿孔。胃肠道自身免疫力下降,蛋白营养的流失,叶酸和VB12的丢失。

十、讨论

10.1该犬为什么会出现抽搐?

大量的虫体寄生在宿主的体内,他们一边汲取营养一边分泌一些神经毒素,比如释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乙酰胆碱在受体内的传递,从而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方便虫体附着。释放的一些别的神经毒素干扰宿主本身的神经系统传递,从而导致癫痫样症状发作,临床中要和大脑和神经系统疾病加以鉴别。

10.2该犬为什么吃的多但是却越来越瘦?

钩虫寄生在动物的小肠中,准确的说是主要在十二指肠中,小肠是吸收营养的地方,虫体在寄生的过程中破坏了肠道正常的生理结构,造成小肠粘膜萎缩,肠道表面积缩小,肠道摄取营养的能力下降,所以吃得多但是还是消瘦,所以在便检中发现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10.3小狗的虫从哪里来?

小狗一只吃妈妈的奶水长大未曾接触过的别的食物,长大后吃的也是狗粮,那么虫从哪里来的?其实寄生虫除了水平传播以外他们还可以垂直传播,虫卵可以通过奶水传播,所以成年动物驱虫很重要。

10.4我家狗从来不出门,吃的都是狗粮,怎么也需要驱虫?

世间的生物经过千年万年的进化想尽各种办法延续自己的下一代,保存种族。成虫排出的卵在自然环境中能存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寄生虫不但可以直接传播还可以间接传播。在这里人就充当了中间宿主,人的外出活动会将虫卵携带回家,造成寄生虫的成功传播。

十一、钩虫对人的危害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虫的吸血活动,致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者作轻微活动都会引起心慌气促。部分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以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肌肉松弛,反应迟钝,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婴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此外,婴儿钩虫病还有以下特征:贫血严重,80%病例的红细胞计数在万/mm3以下,血红蛋白低于5g%,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直接计数值均有明显增高;患儿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支气管肺炎、肠出血等);病死率较高,在国外有报道钩虫引起的严重贫血及急性肠出血是造成1~5岁婴幼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岁以内的婴儿死亡率为4%,1~5岁幼儿死亡率可达7%,应引起高度重视。

看了这些,驱虫是不是应当被宠主们重视?

医院是郑州市宠物诊疗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郑州市二七区养犬免疫指定办证点

郑州市犬猫皮肤病专科

郑州市二七区首家宠物SPA美容工作室









































寻常型白癜风能治愈吗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z/1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