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6例
2020-1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6例
白学武
(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苏州)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的、阵发性的面部肌肉抽搐,多由于后颅窝面神经出脑干区动脉受到压迫所致。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6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年3月至年12医院门诊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31~55岁,平均48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3.2个月。参照《神经病学》制定面肌痉挛诊断标准:多于中年以后发病;抽搐从眼轮匝肌开始,可扩散至面颊、口轮匝肌甚至颈肌;抽搐程度不等,紧张劳累后加重,入睡时停止,无法自主控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排除因睡眠不足、情绪波动、精神刺激偶然发生的眼睑部及面肌抽动。
2治疗方法
醒脑开窍针法取穴:内关、水沟、患侧三阴交。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30mm×40mm一次性毫针,内关直刺约30mm,先行捻转法,左、右侧内关分别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捻转后自然退回;再行提插法,左右两侧同时操作,持续1min。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约10mm,刺入后单方向捻转使肌纤维附着在针体上,再行雀啄法,以患者眼眶湿润为度。三阴交与皮肤呈45o角斜刺进针15~30mm,采用提插补法。
缪刺法取穴:面颊肌肉抽搐配健侧巨髎、下关、颧髎;口角抽搐配健侧颊车、地仓、迎香;眼睑部肌肉抽搐配健侧阳白、鱼腰、瞳子髎、四白,均以浅刺为主。此外,虚者加针刺太溪;实者加针刺足临泣。每日1次,每周6次,7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治疗结果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评定标准。
无效:面部肌肉抽搐频率及幅度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计4例;
有效:面部肌肉抽搐仍存在,但发作频率有所降低、幅度有所减小,计13例;
显效:面部肌肉抽搐仍然存在,但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幅度明显减小,计12例;
痊愈:面部肌肉抽搐完全消失,计7例。总有效率为88.9%。
4体会
面肌痉挛属中医学“面风”“痉证”范畴,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精神因素与本病密切相关,患者精神压力过大、情绪紧张时容易发作或加重,故治疗原则应强调治神、调神、安神。
醒脑开窍针法具有醒脑开窍、滋阴潜阳、调神安神的作用。水沟属督脉腧穴,督脉上络脑、主一身之阳,针刺水沟可调节督脉阳气、醒脑启闭;内关、三阴交为远端取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养心安神;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活血养肾、滋水涵木。诸穴合用,共奏以神导气、以气通经之功效。
《素问·缪刺论》载:“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经俞,命曰缪刺。”缪刺法可理解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选用面部健侧腧穴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既可避免直接刺激其痉挛肌群,又可激发经络之气、通调经络,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改善面肌痉挛症状。
本研究选用醒脑开窍针法及缪刺法的联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选自《中国针灸》杂志-5期)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邀请函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加入针灸医案群。加群步骤:
1.扫描(长按)下方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