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胃疾病,胃病的罪魁祸

2021-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http://m.39.net/news/a_5188965.html

幽门螺杆菌在正常人群中感染率为60%左右。

感染幽门螺杆菌能引起中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淋巴瘤,是引起各种胃病的“罪魁祸首”。

一、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三种不同类型的胃炎:

(1)浅表性胃炎;(2)弥漫性胃窦炎;(3)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病人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超过95%。弥漫性胃窦炎因病变在胃窦而得名,约90%的病人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长期的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它的发病与胃泌素分泌减少、胃酸缺乏、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这类病人多有肠腺化生(为胃癌的前期病变)。

二、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病人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90%-%。

三、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幽门螺杆菌定居于胃窦,这与胃癌的好发部位一致。

幽门螺杆菌并不分泌致癌物质,它导致胃癌的发生是一种间接形式。

幽门螺杆菌引起炎症反应并释放炎性介质,致使细胞增殖加快增生的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旺盛,受基因毒素致癌物质的损伤而发生突变、缺失,而导致细胞癌变。

幽门螺杆菌聚集在胃窦,也是肠化生指胃腺细胞转变成肠腺样含杯状的形态变化和异型增生及胃癌发生率最高的部位。

四、幽门螺杆菌与胃淋巴瘤

正常胃黏膜缺少淋巴组织,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组织中有淋巴滤泡形成,淋巴瘤型细胞样组织在胃内聚积。

本病无特殊临床病状,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或糜烂,少见有肿瘤增生样改变。早期应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淋巴瘤可以缩小或消失。

现在采用以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再加抗生素组成的三联或四联疗法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胃肠疾病,一对一免费咨询,点击下方图片

胃肠健康调理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by/12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