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的概述

2014-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钩虫病的概述

钩虫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引起的疾病。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锡兰钩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 和犬钩虫 (Ancylostoma caninum)偶见。感染性钩虫的幼虫生活在泥土中, 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以吸血为生,可致贫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钩虫病流行广泛,从北纬 45°至南纬30°之间的广大地区,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几乎都有。美洲钩虫病分布于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十二指肠钩虫病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等地,许多地区存在两种钩虫的混合感染。据20世纪80年代初估计,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在7亿以上,其中有临床表现的达2000万人左右。估计中国受染人数在2亿以上,出现严重临床症状者也有数百万人,除少数高原地区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淮河及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甚为严重。1970年以来,对四川、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等省部分农村调查,人群感染率约为25~80%。中国患者多属混合感染,但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甘薯、玉米、棉花、蔬菜、桑、咖啡、果树、茶树等勤施人粪且耕作程序较多的夏、秋旱地作物种植区及矿井内,本病易蔓延。

本病流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该地区有钩虫病患者或感染者;

②用新鲜人粪施肥或随地大便,致使大量钩虫卵污染土壤;

③当地有适合虫卵和幼虫发育的自然条件,如适宜的温度 (25~30℃)和阴暗、潮湿、疏松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④在种植蔬菜、白薯、玉米、桑树等农作物时,有用新鲜人粪施肥和赤足在园地工作的习惯。针对以上流行条件,在预防工作中,应加强粪便管理,治疗钩虫感染者,注意个体防护等综合性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本病。

钩虫病的病原学

钩虫属线虫纲,圆形线虫目,钩口科。成虫体长约1cm,乳白色或略带黄色,虫体弯曲呈钩状,头端具有口囊。十二指肠钩虫属钩口线虫属,于口囊内有两对钩齿,故又称十二指肠钩口线虫,虫体前端与尾端均向背侧弯曲,呈“ C”形。美洲钩虫属板口线虫属,于口囊内有两对板齿,故又称美洲板口线虫,前端向背侧弯曲,尾端向腹侧弯曲,呈“ S”形。两种钩虫卵形态相似,不易区别,均呈椭圆形。壳薄而透明,约长60μm,宽40μm,内含2~8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间隙。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若遇温暖、潮湿、荫蔽、含氧充分的疏松泥土,经24小时杆状蚴即从卵内孵出,以土中细菌和有机物为食。经7~10天发育成丝状蚴,生活于围绕土粒的薄层水膜中,丝状蚴口孔封闭,不能进食,只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生活。表层土壤湿润(雨后或沾湿晨露之后)时,丝状蚴移到表面群集,前后蠕动,在适宜的环境中至少可存活15周。丝状蚴有明显的向温性,与寄主皮肤接触时,受到皮肤温度的刺激,活动能力增加,主动侵入皮肤;若进入小血管,即随血流到心、肺,穿过肺毛细血管入肺泡,移行至小支气管,为管壁的纤毛运动带到气管、咽部,又被吞咽下去,经胃到小肠并吸附在粘膜上发育为成虫,从幼虫钻入皮肤到粪便中出现虫卵约需5~7周。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十二指肠钩虫主要从口腔粘膜侵染人体。十二指肠钩虫一般可在人体内存活7年,美洲钩虫可存活13~15年。

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钩虫幼虫和成虫分别引起不同的病变。幼虫可致钩蚴性皮炎与过敏性肺炎;成虫可致贫血。感染性幼虫侵入皮肤后1小时左右,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可出现红色小丘疹,奇痒,俗称“着土痒”、“粪毒”,若抓破感染,可形成脓疱,这就是钩虫性皮炎。大量幼虫通过肺时,穿破微血管,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表现全身不适、发热、咳嗽等症状,有的痰中带血,但无明显体征。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在感染1周后开始增多,多在10~20%,偶达70~80%。胸部X射线检查可见短暂的浸润阴影,有时阴影呈游走性变化,多于发病后6~12天消失。此种肺炎通称过敏性肺炎,是机体对寄生虫分泌的异种蛋白质的一种过敏性反应。钩虫用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吸血,并分泌一种抗血液凝固的物质,使吸附部位的粘膜伤口不断地渗血;钩虫又有更换咬附部位的习性,当换到一个新部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在继续渗血。自20世纪60年代起,用放射性核素(51Cr)标记的红细胞测知每条美洲钩虫每日平均导致寄主失血约0.03ml,十二指肠钩虫约为0.15ml。长期慢性失血可引起严重贫血,俗称“黄胖病”或“懒黄病”。钩虫病还可有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的患者还可出现“异嗜癖”,如爱吃炕土、碎布等,尤其是泥土(食土癖),这可能与铁质缺乏有关。患儿生长发育受阻。

人体感染钩虫后,可产生一定的获得性免疫力,动物实验证明,重复感染犬钩虫的犬,不仅能抵抗以后侵入的幼虫,而且能使大量已成熟的虫体排出体外。免疫排虫现象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协同作用的结果。抗体作用于虫体的消化道及生殖系统影响虫体代谢,损伤虫体。同时抗原抗体反应时,促使寄主肠内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织胺可使平滑肌收缩及肠粘膜小血管的渗透性增加,这些也有利于排虫。

诊断:典型病史、临床表现提示钩虫感染的可能性,但确诊还需从粪便中发现钩虫卵。常用直接涂片法及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虫卵,须与粪类圆线虫卵相鉴别。

治疗:以甲苯哒唑(抑制虫体吸收和运用葡萄糖)、丙硫咪唑和噻嘧啶(麻痹虫体神经)、左旋咪唑等药物疗效较好。以前曾用四氯乙烯、酚乙铵羟萘酸盐(灭虫宁),因不良反应多,今已少用。同时需加强营养,补充铁质以纠正患者的贫血。

预防:加强粪便管理,提倡高温堆肥(粪尿混合贮存),大办沼气池,以杀死钩虫卵;治疗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以消灭传染源;加强个体防护,提倡穿鞋下地,在劳动前涂擦防护药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by/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