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钻出3条细细活虫,周围的医护人员都

2016-10-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元旦期间,   提醒:养猫养狗者要勤洗手

  记者看到,一位医生朋友在   配发的图片中,医生用专业工具撑开眼睑,从眼中夹出一条半透明的白色虫子,照片看起来十分惊悚,如同恐怖美剧《血族》里的场景。

  周谷平告诉记者:1月2日上午,眼科门诊来了一名57岁的贵州妇女,她说自己眼睛一直不舒服,发红,流泪,有异物感,有两个多月之久,实在不行了,才来就诊。

  因为她有沙眼、泪道阻塞等症状,周谷平让护士为她进行泪道冲洗,冲洗进行到一半时,细心的护士发现她的眼里似乎有东西在蠕动,赶紧找周谷平汇报。

  周国平进一步诊治,竟从这名妇女眼中夹出3条细细的白虫子,这可把周围的医护人员都吓了一跳,“这虫子灵活得很,一碰就游走到结膜囊深部。”

  虫子取出后,她表示眼睛立即舒服了许多。但为了防止还有遗漏,周国平又为这名妇女仔细检查了眼睛,还拍了头颅CT,所幸虫子还没有钻到脑子里。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约了这名妇女过两天做进一步复查。

  从医40年,周谷平第一次见到这种病例,他把现场拍摄的视频发到宁波眼科医生的   经过会诊,周谷平初步判定可能是结膜吸吮线虫或裂头蚴绦虫,看起来更像是前者,但具体是什么还要做进一步鉴定。

  昨天,记者把取虫的照片发给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治所所长张劼楠。他仔细辨别后表示:初步判断是结膜吸吮线虫,因为多流行于亚洲地区,故又称“东方眼虫病”,它通过果蝇传播,传染源一般是猫狗,在宁波比较少见。

  他提醒,预防结膜吸吮线虫的关键在于注意个人眼部卫生,不要玩弄犬、猫和兔等家畜,同时做好防蝇、灭蝇工作,以防止病原的传播。

  吃蛇、蛙肉容易感染裂头蚴病

  提醒:一些民间偏方千万别尝试

  在采访中,周谷平提到一个细节:这名妇女说她只在几年前养过狗,但平时有吃蛇和青蛙的爱好,所以当时首先考虑的裂头蚴病。

  裂头蚴病又是什么?张劼楠说,这也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可在体内移行,并侵犯多种组织器官,眼部、皮下、内脏、脑部都是它喜欢的地方,不及时诊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也可能寄生人体,但幼虫的破坏力更大些。

  “吃未煮熟的蛇肉、青蛙肉,吃蛇胆、喝蛇血,还有民间偏方里生吞蝌蚪,在伤口上贴蛙肉、蛙皮等,都有可能感染这种疾病。”张劼楠说,在宁波,这类疾病零星可见。

  记者百度后发现,不少地方有关于裂头蚴寄生人体的报道,最严重的是侵犯脑部,导致身体萎缩。张劼楠说,宁波还没有发现这么严重的病例,但前两年他曾遇到过一名慈溪患者,裂头蚴寄生在小腿部位,在皮下鼓起一个包块,医院动了手术,取出包块,患者说平时很喜欢吃青蛙和蛇类。

  张劼楠提醒:市民不要生吃食物,或吃未经煮熟的蛇肉、蛙肉、鸡肉等,因为蛇类与蛙类携带裂头蚴的几率非常高;避免饮用生水或者湖水;如果在身上发现有游走性的、硬度不等的肿块或絮状物,治疗后症状依然会反复,长期不能痊愈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肺吸虫病宁波每年都有数10例

  提醒:喜生吃淡水虾蟹的小伙伴要当心

  在宁波,有一种寄生虫病比吸吮线虫和裂头蚴更常见,它就是肺吸虫病。

  风靡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众多喜爱美食的人看到了鲜美的醉蟹,纪录片中一名上海中年女士用活螃蟹加黄酒,腌制出的醉蟹蟹肉白嫩、蟹膏流油,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但肺里面的活虫和这种美味有直接关系。“宁波每年都会查出数十例肺吸虫病,其中大部分是吃醉蟹、醉虾导致的。”张劼楠说。

  “肺吸虫也会在体表游走,我曾遇到过一个6岁的小女孩,背上有个比鸡蛋还大的肿块,更恐怖的是,这个肿块竟然会走路,今天在背部下面,明天就自己走到背中部了,把家长吓了一跳,送到我们这里,怀疑是肺吸虫感染,再一问,原来小女孩近期有生吃小溪里螃蟹的情况。”说到这里,张劼楠很感慨,亏得送来及时,肺本身就是比较娇气的器官,里面有了寄生虫,肯定会影响其功能,除了常见的咳嗽、胸痛、有胸腔积液等,如果任其游走到大脑,会有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肺吸虫病本身不太可怕,确诊后吃杀虫药两三天就好了,但由于其肺部症状与结核病、肺炎等相近,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有两个提示可怀疑是肺吸虫感染:一是血常规检查后,患者“嗜酸性细胞数量明显上升”;另一个是饮食习惯,是否常生吃虾蟹类食物。

  肺吸虫的幼虫喜欢寄生在淡水蟹中,如一些山区、峡谷里的河蟹、溪蟹,而一般的海蟹(如常吃的梭子蟹)是没有肺吸虫的。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小龙虾盛行,医院也接诊过多例因小龙虾没有煮熟或清理不干净、肺吸虫进入体内导致胸腔积液的病例。

  张劼楠提醒:市民平时饮食应尽量避免生食、半生食山区的溪蟹、淡水虾及其制品,以免感染肺吸虫病;喜欢生食溪蟹、河虾的市民若出现咳嗽、咳痰、胸腔积液、头痛或游走性皮下包块等症状,血常规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升高,应考虑到专业机构做肺吸虫检测,及早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孩子不停抓屁股原是蛲虫作怪

  提醒: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饭前便后勤洗手

  还有一些寄生虫病,多发生于特定的人群,例如多发于儿童的蛲虫病。

  6岁的悠悠(化名)突然在家哭闹不止,还不停地用手抓屁股,说屁股很痒,晚上解大便时,妈妈发现她居然拉出很多密密麻麻细线状小虫,于是赶紧把医院。医生考虑到可能是发生了寄生虫感染,又让她转院至宁波市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虫体压片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医生果然发现了大量的蛲虫卵。

  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万~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数成员同时患病。

  “蛲虫喜欢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瘙痒,就沾染上虫卵,在进食或吃手指时把虫孵吞进肚子里。虫孵寄生在肠道里,就引起感染,轻度感染可造成肠黏膜受损,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张劼楠说。

  预防蛲虫病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要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玩具定期清洗,衣物被褥定期烫洗和暴晒,孩子去幼儿园和游乐场所尽量不要穿开裆裤。

  光脚下田钩虫病反复发作

  提醒:“都市种菜一族”下田请穿胶鞋

  自己播种,自己施肥,到菜地里干农活……如今不少城里人也当起了农夫,在城郊租地,做起了“都市种菜族”,体验播种、施肥、浇水、收获的喜悦。

  但在体验种菜乐趣的同时,大家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不要光脚下田。因为泥地里有可能“埋伏”着一种能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钩虫。

  60多岁的余姚张伯(化名)就不小心中了招。前几年,他曾因中医院检查,当时血色素只有8克多,医生确诊为钩虫病。用肠虫清和补铁剂治疗,可贫血症状一直没有改善,经常头晕目眩,呼吸急促。此后他医院医院住院检查,怀疑有其他病因,还抽骨髓检查,结果显示都正常。

  此后,他又到宁波疾控中心检查,钩虫卵再次阳性。家属表示不可相信,因为自从第一次查出钩虫后,他们每年都会服肠虫清治疗一次,为什么还是杀不掉呢?是肠虫清没有疗效吗?

  经过调查,原来这位老伯整天都在田里光脚走动,种植蔬菜,也经常用自家的粪便施肥,有时候甚至将大便直接解到田里。

 由此分析,患者是因为体内的钩虫被药物打掉后,不久又重新感染,如此反复,形成循环圈,没有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医生让他用肠虫清治疗,补服铁剂,加强蛋白质,同时暂时不要下田,下田也要穿胶鞋,戴胶手套,不要用自家的粪便去施肥。张伯按照医嘱,病很快就好了,而且没有复发。

  “寄生虫多种多样,每个地区的生活习惯不同,发病种类也有所侧重,以上给市民列举的是在宁波多发或发生过的寄生虫病,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并通过有效的途径,合理预防。”张劼楠说。

本文来源:阿拉城事

八一队比赛战报

1月3日八一双鹿电池(主场)vs深圳马可波罗81:89(已结束)

八一队赛程安排

八一双鹿电池(主场)vs九台农商银行

1月6日19:25

宁波5套敬请收看!

项目合作联系方式:









































白巅风
白癜风哪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yw/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