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孩肠道内布满活虫这种美食很多人

2025/4/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

最近,来自中山的17岁女孩小青(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折腾她几个月的腹痛腹泻,真凶竟然是一肚子密密麻麻的小虫子。

无明显诱因

连续多月腹胀、腹痛等

两个月前,小青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腹泻、黏流样便,5-6次/天,还总感到疲乏无力。

期间,医院就诊,但情况一直未见好转,最后选择住院治疗。

入院后,有一项化验指标引起了医生特别注意:血红蛋白57g/L、白细胞27.2x/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1.0x/L(正常0.42x/L)。

检查结果提示,重度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医生又对小青做了过敏原测试、免疫化验、大便找虫卵等检查,结果都是阴性,最后又进行了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发现,其肠腔内布满了多条活生生、正在蠕动的寄生虫。

“一看就很吓人的,连我们医生都很惊讶,在随便一个镜头下面都能看到有五六条。”医生说。

经过驱虫、降酸性细胞、纠正贫血等治疗,小青症状消除,已出院。

寄生虫从何而来?

与这种美食有关

经询问,原来小青很喜欢和朋友、同学一起去料理店吃寿司生鱼、生肉片。小青父亲告诉医生,逢年过节在自己家或者亲戚家聚会,她总会把最嫩的鱼、肉、菜放入调味料拌一拌就直接生吃。

医生分析小青肠内的虫很可能是因长期食用生食的食物导致的寄生虫严重感染。但寄生虫的感染也会因人而异,对于一些胃酸分泌比较多的人来说,少量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可被胃酸破坏,对人体危害不大。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了被虫感染的鱼或猪肉后,虫卵会进入肠道,在肠道发育成虫之后,一部分虫卵再发育成幼虫之后,继而会进入肠壁,随后进入血液、淋巴液、肌肉,在身体各个部位“安家”。

那么,如何防止寄生虫感染?

医生介绍,寄生虫感染是嗜酸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预防寄生虫病要做到——

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防止“虫从口入”。不喝生水,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虾、蟹,特别注意不吃米猪肉、花螺、生鱼片、菱角、芽菜等,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同时要改进烹调方式,注意将生食、熟食的厨具分开使用。

避免手、脚等处皮肤与有钩虫丝状蚴潜伏的潮湿土壤、农作物接触。

避免在疫区接触疫水。

黄鳝、小龙虾、淡水鱼、

火锅肉等常见食材

如果不经煮熟就食用

也有感染寄生虫风险

想要预防寄生虫

以下食物要煮熟,煮透了再吃

▼▼▼

来源|青岛新闻网教育综合自广东卫生信息、人民日报、医院、广州日报

原标题:《17岁女孩肠道内布满活虫!这种美食很多人都爱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l/15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