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危害大,家长朋友莫大意

2021-7-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鍖椾含鍖婚櫌鐨偆绉戞不鐤?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09.html

说起贫血,大家并不感到陌生,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面色苍白并且有乏力,头晕等症状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是否存在贫血。但其实贫血这个问题,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在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更为常见,并且因为各年龄阶段症状表现不同,且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家长朋友们忽视,久而久之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对缺铁性贫血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何为缺铁性贫血?

人体的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氧气分子结合,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细胞,而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包括铁元素、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蛋白质等。临床上如果长期铁元素缺乏,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那么铁元素是从哪里来的呢?有1/3的铁来源于我们日常进食的食物中,比如说菠菜、番茄、牛羊肉、猪肝、瘦肉、大枣、樱桃等都是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另外2/3的铁元素来源于体内红细胞的衰老或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铁。

人体内的铁可分为贮存铁和功能铁两大类。当贮存铁减少时,身体暂时是一个铁缺乏的状态,这时候如果得到及时的补充,身体还可以保持正常的状态和生理功能。但当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进一步减少使功能铁达到一定程度缺乏后,必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儿童出现铁元素缺乏的原因?

1.先天储铁不足,孕母缺铁直接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时便出现缺铁性贫血或者铁缺乏;

2.铁摄入不足,小婴儿在添加辅食以后铁元素补充的不及时,饮食搭配的不合理,或者有些小朋友有严重的挑食问题,都会影响铁的吸收;还有些胃肠道疾病,比如说慢性的腹泻等,都可以造成铁吸收不良;

3.婴儿时期和青春期生长发育旺盛,对铁的需求量大,如果不及时补充足够的铁元素,必定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4.铁丢失过多,有些疾病如反复肠息肉,钩虫病,肠出血等,青春期女孩月经量增多,长期慢性的失血会导致体内铁丢失过多。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缺铁性贫血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对人类生命的各种生理机能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研究证明婴儿时期就存在缺铁性贫血会对孩子认知功能和行为发育有较长时期不可逆的损害。缺铁性贫血对儿童各个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神经系统,孩子会出现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等。有些孩子会表现出情感淡漠,烦躁不安或者萎靡,不合群,不开心,易激惹等。

2.消化系统,儿童存在缺铁性贫血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严重时还会有异食癖;

3.免疫系统,缺铁性贫血的孩子由于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比正常的孩子容易反复发生感染性疾病,并且病程迁延难治,但补充铁及后这种情况可好转。

4.有些缺铁性贫血的孩子症状不典型,但日常体力差,容易疲劳,或者出现体格生长缓慢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如若得不到及早的诊断和治疗,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危害。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如果家长朋友们察觉自己家的宝宝存在上述的因素或表现,务必要提高警惕,医院就诊,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判断孩子是否存在铁元素缺乏甚至是缺铁性贫血,尽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延伸阅读

大连医院为辽宁省儿童血液及恶性肿医院,辽宁省血液移植中心。大医二院儿科团队多年来收治各种儿童血液及肿瘤性疾病患儿,如各种类型的贫血、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擅长采用先进、专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患儿进行诊治。此外还包括各种免疫缺陷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积极参与各种疾病的骨髓移植患儿诊治。

专家介绍

王颖洁,大医二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肿瘤学组组员,辽宁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曾获大连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优秀带教老师荣誉称号,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对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工作期间曾于中国医院进修小儿血液系统及肿瘤性疾病,在小儿血液病方面有所专长,如儿童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减少症等。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精彩推荐

1.大连医院门诊公告2.一肝救两命大医二院成功完成大连市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手术3.危难见真情,疫情显担当——大医二院疫情期间多学科协作完成巨大肾癌伴高位下腔静脉癌栓高难手术4.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大医二院年完成骨髓移植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z/11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