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分类nbsp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2016-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传染病已经成为了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很多人都想问,传染病的症状有哪些,以及传染病分类是怎么样的呢?当然更多人在了解了上述情况以后,自然而然会问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分类

原先根据传染病的法定只有37种,但是按照最新规定,已经上升为39种。

1.卫生部年5月2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2.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这种甲类传染病又被人们叫做强制管理传染病,其中主要包括鼠疫、霍乱这两种传染病。

(二)乙类传染病

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

(三)丙类传染病

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有哪些特征

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有确定的病原体,较强的传染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传染病流行的过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如果想要预防传染病,那么首先就要搞清楚传染病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研究出预防的疫苗。

至于传播途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种病原体的传播能力。常见的传播途径有:

1、呼吸道传播:病原体会较为稳定的存在于空气中的气溶胶或飞沫,在其他个体呼吸入后发生感染,如麻疹、结核病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

2、消化道传播:人群通过食用或使用病原体污染食物、饮水和餐具等获得感染,如甲型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霍乱等。

3、血液、体液传播:这类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人的血液或/和体液中,通过使用被污染的血制品、分娩、性交等传播,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

4、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个体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而获得传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流行性感冒、破伤风等。能通过接触传播的病原体往往同时存在其他的传播方式。

贵州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原生态网









































新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云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z/1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