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ldquo医药rdquo

2022-5-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本品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粉碎。本品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黏性,久嚼无渣。以个大、质坚、断面色白者为佳。生用。秋分叶黄叶落

微苦,寒。归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

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1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1日3次,连服3天。

因本品主要成分为一种蛋白水解酶(雷丸素),加热60℃左右即易于破坏而失效,故不宜入煎剂,宜入丸散服。

1.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本品驱虫面广,对多种肠道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尤以驱杀绦虫为佳。治疗绦虫病,可单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治疗钩虫病,蛔虫病,可与槟榔、牵牛子、苦楝皮等同用;治蛲虫病,可与大黄、牵牛子同用;治脑囊虫病,可配伍半夏、茯苓等药。

2.小儿疳积。本品具杀虫消积之功,主入阳明胃经以开滞消疳。治疗小儿疳积,可与使君子、鹤虱、榧子肉、槟榔各等分,为末,乳食前温米饮调下;亦可配伍使君子、苍术等药。

典籍                

1.《本草害利》

〔害〕赤色者能杀人,细拣去用。杀虫之外,无他长,能令人阴痿。

〔利〕苦寒,入胃、大肠二经。杀脏腑诸虫,除婴儿百病,有虫者宜之。

〔修治〕竹之余气,得霹雳而生,故名之。大小如栗,竹刀刮去黑皮,甘草水浸一宿,酒拌蒸或炮。

2.《药效随笔》:功专入胃,除热消积化虫。凡湿热内郁,虫积殆甚,腹大气胀,服之即能有效。以其性味苦寒,燥湿泻热之力颇著也。

3.《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4.《本草经集注》:味苦、咸,寒、微寒,有小毒。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膏摩,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聚,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阴痿。5.《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咸,性寒,有小毒,入肺、脾、胃三经。主胃中热,癫痫狂走,恶风汗出,解蛊毒,杀诸虫,逐皮里膜外之水。又作糜膏,除小儿百病,利丈夫,不利女子,久服阴痿。火炮用。6.《玉楸药解》: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杀虫解蛊,止汗除癫。

7.《药性论》:能逐风,主癫痫狂走,杀蛔虫。

8.《证治准绳》:追虫丸:雷丸、槟榔、牵牛子、木香,治一切虫积。

9.《千金方》:身热多汗,胡粉半斤,雷丸四两,为末粉身。

10.《本草衍义》: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干者,白矾一皂子大,雷丸一个,百部二钱,研末,醋调敷之。

11.《本草纲目》:此物生土中,无苗叶而杀虫逐邪,犹雷之丸也。竹之余气所结,故曰竹苓。苓亦屎也,古者屎、苓字通用。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by/13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