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苏堂秋冬季虫虫大军来袭,你给孩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宝宝肚里有虫,啥时候打虫时机最佳?非秋末冬初莫属。
究其根底,与寄生虫卵的感染高峰季节及其演变过程有关。夏天人们喜欢吃凉拌菜、生瓜果,食入寄生虫卵的机会较多。虫卵侵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演变,最后幼虫定居于小肠,并在此继续发育成成虫约需2-3个月时间,正好到了秋末冬初,此时节气候也较好,小儿较易耐受服用打虫药后的不适感,且刚长成的寄生虫还很脆弱,容易驱出。
小儿为何会感染寄生虫?
蛔虫病和蛲虫病主要是患儿吃了带有其虫卵的食物而引起。绦虫有猪肉绦虫病和牛肉绦虫病两种。前者是由于吃了未烧熟的“米猪肉”而被感染;后者是由于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囊尾蚴的牛肉而被感染。钩虫病是因为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钩虫的幼虫而感染,通常是由于儿童赤脚行走于被粪便污染的土地上而感染。
如何判断小儿肚里是否有虫?
1、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不时出现揉按现象,不痛时仍游玩如常;
2、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当感染蛲虫时,孩子在半夜会因肛门瘙痒而翻身频繁,并挠抓肛门。因为肚子不舒服宝宝也会出现有趴睡睡姿。
3、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荨麻疹);
4、孩子食欲不振,个别孩子发生偏食或异食,患儿喜欢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纸张、布头等;
5、虫子在肠道内与小儿争夺营养,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6、幼虫移行的时候,可出现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皮肤瘙痒、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现象;
7、肠道中的成虫可引起寄生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等合并症。
若小儿脸部、颈部的皮肤出现淡白色斑片,形状与圆形或椭圆形状差不多,上面还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就是“虫斑”。孩子有偏食现象,喜欢吃一些奇异的东西,在医学上称为“”异食癖“”。孩子吃得很多但是容易饥饿,喜欢吃零食,却很消瘦。出现以上症状,您的孩子皆有可能正被“虫虫”骚扰哦,妈妈们可要注意了。
单纯以以上症状判断孩子是否有虫做法也并不科学。若要确认孩子是否有虫最可靠的证据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医生并做相应检查,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很有必要。
小儿寄生虫病如何防止?
1、注意孩子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2、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孩子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孩子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故,秋季是驱虫的好时节。
3、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勿私自给孩子吃药。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
4、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孩子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