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忽视粪检钩虫病患者被误诊

2016-9-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近年来,在特殊人群中仍然可检查出钩虫病患者。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误诊率高,应引发足够重视。现将我中心接诊的钩虫病致缺铁性贫血病例介绍以下。

病史及主诉

患者,男性,73岁,农民,以“贫血查因”到寄生虫病防治科救治。主诉反复头晕,剧烈干咳,偶尔痰中带有血丝,哮喘反复发作,四肢无力9个月,食欲不振,间断性有手指、足趾、肘、膝关节虫咬感,可自行减缓,偶有黑便,无其他皮肤黏膜等出血表现。患者常常在菜地、花圃劳动。曾到某院内分泌科救治,诊为糖尿病并服用降糖药;医院结核科救治,诊为急性支气管炎,不排除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可能,给予抗炎医治。既往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药物及食品过敏史。患者贫血症状明显,脸部、下肢呈凹陷性水肿,小便较黄。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4.24×/L,Hb63g/L,平均红细胞体积6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1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血小板×/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9%。粪便检查隐血++,粪检虫卵+++,中倍镜一个视野见虫卵9~14个。虫卵大小约65×39μm,卵壳薄而透明,内含4~8个细胞,确认为钩虫卵。

诊断及医治

患者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消化道出血、严重钩虫感染。给予复方阿苯达唑4片驱虫医治。该药系阿苯达唑与噻嘧啶的复方制剂,具有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患者3周复查粪便,钩虫卵转阴%,食欲好转,体力加强。

讨论

钩虫成虫以口囊及钩齿咬附肠黏膜,以血液、淋巴液、肠黏膜及脱落的上皮细胞为食,其头腺分泌抗凝素,使伤口不容易凝血而有利于其吸血,而且虫体常常更换咬附部位,造成新的损伤而原伤口仍可继续渗出血液。这些都是宿主慢性失血的重要因素。患者体内的铁和蛋白质不断消耗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甚或引发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本名患者偶排黑便,粪便隐血屡次检查均为阳性(+~+++),是消化道出血的有力证明。

本病患者多为农民,在农田劳动赤脚时与钩虫丝状蚴污染的土壤接触,钩蚴就可钻入皮肤引发感染。钩虫病诊断主要依托粪便检查虫卵,内镜检查也能发现钩虫体。

该患者从初诊到终究明确诊断经历了几番波折,主要原因是最初粪检未见虫卵,另外:1.直接涂片法简便,但虫卵较少时容易漏检。2.医院检验人员忽视镜检,过分依赖自动化仪器而忽视手工操作,镜检不仔细。此病例提示临床医生及检验工作者,基础检验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忽视。

来源:健康报检验视界

说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仅为了分享专业知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联系邮箱:

.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l/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