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动脉持续注入尼莫地平治疗aSAH所致血
2021-5-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迟发性脑缺血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患者不良预后的第二大原因。aSAH后继发性血管痉挛和脑血管自动调节障碍与迟发性脑缺血密切相关。经动脉灌注尼莫地平可扩张血管,但持续时间短。医院神经外科的KonstantinHockel等对10例严重的难治性血管痉挛患者采用经动脉长期、持续地灌注尼莫地平治疗,并对其可行性及效果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发表于年12月的《WorldNeurosurgery》上。
该研究选取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13例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其进行长期的持续的动脉内尼莫地平灌注治疗研究。13例患者中,3例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2天和8天后因故提前结束,最终1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
在应用尼莫地平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多模式神经监测,以及TCD、CTA和CTP等检查,并检测脑血管自动调节指标、压力反应指数和氧反应指数。在患者的颈内动脉颅外段内留置导管,使用尼莫地平0.4mg/h;以50ml/h的速度输注,防止导管阻塞和血栓形成;治疗时间为9-15天。治疗期间颅内压稳定,TCD测得血流速度下降和脑组织氧分压提高37%。经治疗后CTA显示,5例患者血管痉挛得到缓解或消失。治疗期间的压力反应指数和氧反应指数反映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有改善。3个月后所有患者都表现出良好预后,GOS得分平均为5分。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经筛选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严重血管痉挛患者,采用长期、持续的经动脉尼莫地平灌注治疗2周,可获得血管痉挛的缓解。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抑制严重的血管痉挛,预防继发性脑缺血的发生,而且对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亦无副作用。
(新乡医学院李信晓编译,江苏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病例讨论
浙二神外周刊(第30期)--螺纹钢致颅脑贯通伤一例
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中的应用
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破裂所致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预测因子
如何在栓塞脑动脉瘤的同时,治疗血管痉挛?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