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为肠道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
2015-3-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临床以营养不良,贫血,胃肠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
2.成虫引起的症状
方药:苍术10克、白术10克、川朴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红枣15克、煅绛矾(研粉冲服)1克
i.西医药治疗
速力非亦可选用;低蛋白血症时,给予高蛋白饮食或蛋白静滴
3.饮食宜富于营养,易消化
6.本病贫血应注意与其他原因的贫血相鉴别
(2)贫血
i.注意卫生,不生食蔬菜
(2)呼吸系统症状:可见咳嗽、声哑、哮喘及痰中带血
(3)循环系统症状:因贫血程度而异,轻者心功能可正常,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及体征
[预防与调养]
(1)脾虚湿滞:面色萎黄或黄胖,善食易饥,食后腹胀,嗜食异物,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潘弱
(1)病原治疗:肠虫清200mg,每日2次,或400mg,顿服1次,10日后重复绐药1次;嚏嘧啶:成人1.2—1,58,每日1次,连服3日儿童每日1次,每次30mg/kg.
2.中医药治疗
治法:健脾燥湿,和中补血
“黄胖”范畴
[治疗]
5.红细胞及血虹蛋白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方药:党参15克、白术io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木香6克、砂仁6克(后下)
(1)消化遭症状:食欲亢进、上腹部引痛、后期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有嗜食异物表现
i.有粪便、泥土接触及生食蔬菜史
(2)对症治疗:贫血时给予铁剂,硫酸亚铁0.3—0.6g,每日3次,8-12周为1疗程,或右旋糖酐铁,首刊50ie肌注,以后每日100mg其他如富血铁,
治法:补益气血
1.钩蚴所致症状
(1)皮疹:呈丘疹、小疱疹
(1)气血两虚:颜面、肌肤萎黄或苍白,足面甚或全身浮肿,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舌淡,脉弱
4.粪便涂片或漂浮法可见钩虫卵
3.有典型的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及异食表现
肠道钩虫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传染源为肠道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经皮肤接触或生食蔬菜经口传措,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多见本病属中医“黄肿病”,“疳黄”,
肠道钩虫病
2初起时足趾、足底红肿,奇痒,皮肤出现丘疹,小疱疹,或有咳嗽、哮喘,痰中带血症状
[临床表现]
(3)中药杀虫治疗:榧于肉30克、值君子15克、槟榔15克、贯众30克煎水服用,清晨空腹服;或生贯众8—15克,研粉服(中医函授通迅,1987:(6):387)
2.消灭钩虫
[诊断]·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