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预防也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方面
2015-6-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个别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泌乳停止,水样腹泻,粪水呈黄绿、蛋灰或褐色,混有气泡,很少死亡
1.临床症状
(3)有的猪场不表现临床症状而呈隐性感染
方案1:
如下用药方案可供参考:仔猪:断奶前后各一周,支原净(50ppm)+金霉素或土霉素(300ppm)保育猪:49~56日龄,450ppm 林可霉素育肥猪:91~98日龄,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生产母猪:产前3天~产后7天,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
正确的消毒程序是:喷洒周围环境,保持4小时以上→彻底清扫粪尿、垃圾、泥土、污物,堆积发酵或焚烧→第2次喷洒并维持4小时以上→有水泥地面的猪舍及运载工具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第3次喷雾或喷洒,自然干痉挛性头痛燥后启用免疫预防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 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诸多病因引起的,以猪咳嗽、呼吸困难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多种疾病的综合体不同的猪场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但在育肥的中后期,患猪均表现生长缓慢或停滞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主要由二类病原引起:一是潜在的原发病原,常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体;二是继发病原,主要有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等,是导致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如果在一个猪场中,发生和流行上述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支原体病的传播途径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另外,其它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的混群饲养,来自不同猪或不同来源的猪只饲养在一起,不良的饲养方式,加之猪群因营养和疾病造成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等,都可引起猪场或猪群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暴发和流行
(2)发病猪场还可能出现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返情率高,仔猪及生长肥育猪体弱、腹泻、喷嚏等症状
该病发病率高,潜伏期2~7天,病程一周左右通常在第一头病猪出现后的24小时,猪群中多数猪同时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热(40.5~41.7℃)、厌食、迟钝、挤堆、倦怠、衰竭等;有的猪还出现张口呼吸、急促和腹式呼吸等呼吸困难的表现、流鼻涕、眼结膜潮红无并发症时,大部分病猪经过降温治疗,常于1周哺乳期男方可以离婚吗左右自行恢复如病猪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则病情加重,常导致死亡
本病为急性烈性传染病,预防该病的发生是关键之所在禁止来自口蹄疫疫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境,一旦爆发本病,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同时必须划定疫区,进行"封锁",扑杀感染或可能感染的动物,对尸体进行掩埋或焚烧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常用消毒药有1~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2%甲醛溶液
(二) 传染性胃肠炎
②生产母猪在空怀时和产前45~50天,每次肌肉注射灭活疫苗3ml/头
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本病,立即严格隔离消毒常选用下述药物进行消毒:1%~~2%烧碱溶液、10%漂白粉溶液、10%~~哺乳期薰衣草20%新鲜石灰乳、10~~20%热草木灰水及0.5%~2%甲醛溶液在患病期间大量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友情提示:使用维康质效果更佳),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可使较大的病猪加速恢复,减少仔猪死亡口服四环素、氯霉素、磺胺、呋喃西林、黄连素、高锰酸钾等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在规模较大的猪场一旦发病,经领导研究后,可对未分娩母猪及年龄较大猪进行人工感染,缩短发病时间,提高母猪初乳中的抗体水平,被动保护仔猪不过,此法有散布强毒的危险因此,一定要在猪场没有其他传染病的情况下,方可谨慎进行
1.临床症状
3.治疗
1.临床症状
2.预防和控制
猪患本病的潜伏期只有1~2天病猪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眼睑痉挛 面肌痉挛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③仔猪在45~50日龄首免,每次肌肉注射灭活疫苗1.5ml/头,90~100日龄育成猪加强免疫一次,每次肌肉注射o型灭活疫苗1.5~2ml/头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猪病的发生与流行和夏季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由于气温的下降,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猪口蹄疫等),同时由于保暖的需要,饲养密度的增加和通风不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频繁发生(如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喘气病、蓝耳病等)上述疾病的发生使近年来猪病流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秋冬季节常发的几种主要疾病作一简单面肌痉挛属于哪个科室介绍
(一) 猪流感
(三) 口蹄疫
2.预防
④后备猪参照育成猪和种公猪的免疫程序
2.预防与治疗
2.防治方法
管理方面应注意,引进种猪要检疫防疫,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检出亚临床症状猪;建立健全的免疫体系,减少交叉哺乳;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不同来源猪混群;严格遵守全进全出制度该病重在预防,猪群发病后,肺炎症状一旦出现,细菌成为患猪的真正杀手,针对细菌和霉形体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减少损失、但效果不明显目前较为敏感的药物有纽弗罗、林可霉素、支原净,其次有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等在母猪妊娠、哺乳阶段,仔猪保育、生长肥育期内,采用“脉冲式”给药方式可有效防治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引发的支原体及细菌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面部神经痉挛挂哪个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以10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随年龄的增大死亡率稳步下降;其它动物对本病无易感性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在新发病猪群,几乎全部猪均可感染发病,在老疫区则呈地方流行
临床症状因发病原因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方案2:全场种猪每年10月份间隔3周进行2次免疫注射,每次3ml;2个月后再注射1次仔猪在40~50日龄第1次注射,90~100日龄第2次注射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易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对面部神经痉挛专科医院口蹄疫敏感的动物主要是猪、黄牛、奶牛、山羊等,此外还有大象和各种鼠类等33种口蹄疫的病原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共7个主型,每一主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总计已有65个亚型之多本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通过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散感染力极强的病毒,污染饲料、水、空气、用具和环境屠宰后通过未经消毒处理的肉品、内脏、血、皮毛和废水广泛传播由于本病传播快,传播途径复杂,病毒型多易变,若不严加防范,极易造成大流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①生产种公猪每隔3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肉注射灭活疫苗3ml/头
猪流感即猪流行性感冒,是由正粘病毒科面肌痉挛术后注意事项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促、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迅速康复为特征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该病均易感染,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多发于晚秋、寒冷的冬季及早春,呈地方性流行常因气候骤变,猪舍阴暗、潮湿,猪只拥挤、营养不良,内、外寄生虫病感染而发病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故应重视对此病的防治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2~18小时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快、恶臭、体重迅速下降,脱水明显,一般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10~80%断乳猪什么是钩虫感染后2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死亡很少,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取以下免疫程序:
1.临床症状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关键,特别是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免疫预防也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方面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或灭活菌在母猪产前两个月或半个月分别免疫一次可保护仔猪也可在每年的10~11月份对全场种猪注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目前猪流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关键是要加强饲养管理, 如保温、避免贼风侵袭;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注意营养平衡,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高猪体的抵抗力可在饲料中添加金刚烷胺、病毒唑、茶多酚等抗病毒哺乳期可以化妆品吗药物及支原净、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或其它药物控制并发或继发感染要预防猪流感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易感猪接种流感疫苗目前市场上的疫苗主要是含h1n1和/或h3n2的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接种后,对同一血清型的流感病毒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1)病猪精神沉郁,摄食量减少,咳嗽,呼吸困难,急性期体温升高,可发生急性死亡;某些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变成地方流行性;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的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