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腹痛病因难查胶囊神器探明原来是钩

2025/4/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林子欣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3月14日,因反复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医院入院治疗的72岁袁大爷,终于在医生用一个“神器”检查后,查出了病因,困扰了袁大爷一家几个月的疑惑有了答案。你知道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用的“神器”竟是一个小小的“胶囊”。袁大爷在来医院之医院,胃镜、腹部CT等相关检查已经重复多次,但依然无法找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又因医院就诊,袁大爷一家人有了沉重的心理负担。3月初,袁大爷出现了黑便症状,他的血红蛋白水平降到了75g/L,平时精神很好的老人,一下子乏力、心悸等症状都出现了,全家人十分紧张,赶紧从金堂县转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入院后,医生给予了抑酸止血、纠正贫血等治疗,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复查胃肠镜也没有找到出血的病灶,可喜的是袁大爷腹痛、呕吐症状明显好转。消化内科主任陈霞查房后考虑是一个小肠出血病例,按照经验和相关文献报道,病因主要是毛细血管扩张症、溃疡性病变、恶性肿瘤和憩室病、寄生虫等。但小肠疾病的检查手段比较有限,CT和磁共振的效果都不好,小肠镜检查价格昂贵,腹腔血管造影对于少量的消化道出血诊断阳性率低。袁大爷一家人知道这些情况后,心情很低落。最后,陈霞主任想到了胶囊内镜检查。在简单的肠道准备后,袁大爷在医生安排下上空腹吞服胶囊,并带着可携带记录仪自由活动,中餐、晚餐以及日常活动都正常进行,晚上自行拆除记录仪,第二天袁大爷返还记录仪,而胶囊自行排出体外,无需回收。陈霞主任介绍,胶囊内镜随着胃肠道蠕动一边前进一边拍摄照片,然后无线传输到记录以上,所得数据下载到计算机上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袁大爷的小肠部位很明显的散在分布着钩虫。明确了病因,袁大爷和家人都很高兴。接下来,袁大爷就可以出院,在家进行驱虫治疗了。“这是医院首次成功实施胶囊内镜,也是消化内科作为成都市成华区消化内科质控中心的技术支持,也标志着医院的消化内镜水平进入市级领先水平。”陈霞说,医院将会为更多患者解决消化道病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howhychina.com/gcbzl/15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